根据中信证券的中信证券中长研究报告,2025年上半年,医药A股和港股的板块医药市场将明显回暖。这一趋势得益于医保政策优化、上涨势头升浪院内内需恢复及创新产品回报等因素。持续尽管医药板块的期主整体表现已上涨至5年内估值的72%,但结合行业的可期重大变革,医药板块的中信证券中长上涨尚未结束,预计中长期主升浪将延续。医药投资者应关注创新驱动、板块国际化、上涨势头升浪自主可控及院外营销等领域,持续特别是期主那些能兑现业绩的内需龙头企业。
Pharma:行业分化明显,可期刚需需求边际改善,中信证券中长创新业务提速。
2025年上半年,板块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各为-4.04%、-0.50%。传统业务受集采影响较大,而创新药受益于销售增长。研发费用率为12.69%,较去年同期上升0.29个百分点。板块毛利率为66.83%、净利率为20.73%,净利率同比改善。展望未来,内需回暖及创新转型深化将推动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Biotech:创新持续兑现,商业化加速,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2025年上半年,板块收入增速为14.12%。如果去除特定合作带来的影响,增速则超过40%。越来越多的Biotech公司实现盈利,药品商业化逐步走强。未来国际大会将推动更多创新药的展示,中方企业正在迈向国际前沿。
医疗器械:政策影响下业务承压,但出现拐点迹象。
2025年上半年,板块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11%、-17.99%。政策的集采和反腐影响导致增速放缓,但内部细分领域仍有亮点。展望未来,随着渠道库存消化,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拐点。
仿制药/院内制剂:院内制剂回暖,胰岛素等产品表现良好。
随着刚需的恢复,院内制剂的收入和利润在2025H1分别增长4.67%和101.47%。胰岛素业务也见到转机,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7.42%和1100.69%。这种趋势表明,市场正在恢复健康。
CRO:随着医药创新环境改善,板块迎来订单和价格复苏。
2025H1,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4.05%,扣非净利增长18.34%,显示出海外业务的需求回暖。中信证券认为,CRO企业的竞争力将在未来进一步提升。
CDMO:收入增长10.34%,利润率回升,海外需求堅挺。
下游药物研发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在多肽、ADC领域表现积极。尽管地缘政治风险存在,但对该行业的边际影响有限。
科学服务及生物制药上游供应链:逐步回暖,需求有望回升。
随着行业周期好转,相关收入增速为1.40%。中信证券展望未来,国内研发需求有望全面复苏。
原料药和中间体:高基数压制业绩,但毛利率改善。
2025年上半年,收入和净利润出现下降,但毛利率相较去年提高1.22个百分点,显示出企业在降本增效上的努力。
血制品:短期业绩承压,但增长确定性强。
2025H1,收入增速为0.64%,短期面临供需匹配的压力,但未来资源紧缺的局面有望改善。
中药大健康:行业变革加速,研发投入助力创新。
2025年,国企和非国企中药板块均显示出一定的恢复。中信证券预测未来中药市场将向创新转型,研发投入将成为重要驱动力。
生物疫苗:业绩承压,重磅产品将是未来关注点。
2025年,生物疫苗板块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滑,未来关注重点在于重磅产品的放量和出口机会。
医疗服务:政策驱动下企稳复苏。
2025H1,医疗服务板块收入和净利润均持平,预计在消费政策的提振下,行业将继续回暖。
医药商业:政策提升行业复苏趋势。
医药分销和零售板块都出现回暖趋势,预计未来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将继续朝正向发展。
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盈利拐点,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25H1,互联网医疗板块收入增速为16.31%,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34.16%,证明该行业正在进入收获期。
您可能还感兴趣
- 1 高盛再掀IPO热潮:四年来最活跃一周即将到来,科技股打新盛宴重启 →
- 1 国家统计局:8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小幅上涨0.1%,使得整体价格水平上涨约0.08个百分点。其中,采掘行业价格增加1.3%,原材料价格上升0.2%,而加工行业价格保持稳定。生活资料方面,价格微跌0.1%,对整体价格水平造成约0.03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食品价格上涨0.1%,衣着价格维持不变,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分别下降0.2%和0.3% →
- 1 国家统计局:PPI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 →
- 1 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十四五”期间多个重大项目陆续完成 →
- 1 欧洲央行即将在周四晚发布利率决议,预计将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这一决策主要基于8月调和CPI初值达到2.1%,略高于预期,以及二季度调整后年化GDP增长1.5%,均超出预期,显示出通胀符合预期且经济表现较为稳健。然而,若发生超出预期的情况,交易员须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
- 1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涨1.19% 京东领涨蓝筹权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