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定于9月9日(周二)发布截止至2025年3月的技术修订企业调查初步基准修订。虽然官方的将美p加月度就业数据不会立即根据此修订进行调整,但最终的月降修正将于2026年2月随着2026年1月的就业报告发布。这一过程看似程序性,息推向但其内涵深远:它相当于重新绘制过去一年的技术修订“真实就业轨迹”。这将改变决策者对于产出缺口和劳动力闲置的将美p加评估,从而影响利率和金融条件。月降
历史教训:向下修订如何引发“补降”
2024年8月的息推向初步修订显示,截至2024年3月的技术修订12个月中,美国实际新增岗位比之前报告少81.8万,将美p加反映出当期就业增长比初值低约30%。月降这为劳动力市场降温提供了强有力的息推向证据,并与美联储在当年9月进行的技术修订50个基点降息相呼应。经验表明,将美p加虽然基准修订不会改变现期数据,月降但会显著影响对“过去一年就业情况”的认识;当“真实”就业被回溯性下调时,单次降息的力度将更加像是对之前紧缩条件的调整,而非开启新的宽松周期。
当前信号:新增岗位放缓、连环修订与供给收缩
最新的就业报告传达了三个关键信号:首先,8月非农新增岗位仅为2.2万,较7月的7.9万(经过上修由7.3万调整)正进一步放缓;其次,修订链条持续向下——6月由+1.4万下修至-1.3万,5月从14.4万大幅下调至1.9万;最后,供给端压力持续增强。鲍威尔在8月22日的杰克逊霍尔年会上指出,劳动力市场的下行风险上升,同时更严格的移民政策导致劳动力增长“突然放缓”。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劳动力池的收缩将压制就业增长,同时使“名义工资保持韧性且新增岗位疲软”的局面更加普遍,政策对“量弱价韧”的应对将成为焦点。
定价变化:概率提升,但“单次幅度”尚未反映
就业数据公开后,CME FedWatch显示,年内至少降息75个基点(其余三次会议各25个基点)的概率已从约40%跃升至近75%。但近年来的定价仍仅体现约28–29个基点的单次降幅。这表明市场仍未完全接受“更快降息”的预期。如果9月9日的初步修订再次显示截至2025年3月的就业系统性被高估,市场可能理解为“劳动力市场弱于预期”,进而把美联储的预期从“连续25bp”调整为“补降式50bp”。
一些机构已对此情形进行了前瞻分析。渣打银行G10外汇及北美宏观策略主管指出,考虑到9月的降息仅定价在28–29个基点,他预计初步修订将提供支持,美联储可能再次实施50个基点的“追赶型”降息。其理由还包括:生死模型(birth-death)扰动与就业-人口比率的下行,可能低估了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走软。
传导路径:政策、收益率曲线、美元与信用
如果修订数据偏弱并提升“50bp”的边际概率,将倾向于以下链条:
第一,政策反应函数与“补降”的可能性被打开。在通胀仍未逆转的前提下,更弱的边际就业与更广的产出缺口评估将降低大幅降息的阻力。
第二,收益率曲线可能出现“景气陡峭”:短期(如2年期)对政策变动高度敏感,首先下探;中长期收益率则取决于对中期通胀和中性利率的再定价。如果劳动力供给收缩与增长放缓并存,名义中枢未必大幅下滑,但在风险偏好改善和久期需求回归的情况下,10年期名义收益率仍可能下行。
第三,美元与大宗商品可能因金融条件的变化而出现分化:鸽派政策通常会压制美元短端利差优势,对部分大宗商品形成边际利好;但若修订幅度过于严重引发增长担忧,商品需求的前景也可能受到压制。
第四,信贷和流动性方面,政策利率更快下行,将有助于降低融资的边际成本,缓解再融资压力,有利于投资级利差;但在“就业明显减弱”的情境下,高收益领域仍将对违约的前景保持敏感,利差收缩可能出现不均衡。
操作重点:关注三个关键指标
重点跟踪三个指标以评估经济走弱程度:(A)基准修订在私营部门和小微企业的分布效应,识别生死模型偏差主要源自哪些行业;(B)关注就业-人口比率与劳动参与率的边际变动,以分解“供给收缩”和“需求减弱”的因素;(C)评估基准修订与近期连续下修数据的关联度,以判断统计高估是否在趋向系统性的纠偏。
结论
这一次初步基准修订不会改变官方数据口径,却可能重新描绘过去一年的真实经济情景。结合8月非农新增岗位的仅2.2万、近期连环下修以及劳动力供给收缩三个重要信号,分析认为“再次50bp降息的空间”将更依赖于修订所提供的边际证据。在当前市场定价尚未充分反应该路径的情况下,信息的发布将带来交易风险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