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发展的私募ETF市场中,私募机构虽不是配置最活跃的参与者,但其参与度正在逐渐增加,加大渐显尤其是力度在特定领域。自2025年以来,高频市场波动加剧以及结构性主题升温,重仓F逐推动了ETF产品的私募快速发行,特别是配置在科技创新、红利及自由现金流等方向,加大渐显新产品不断涌现,力度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高频投资工具。尽管私募在ETF的重仓F逐总持仓量上仍显得微不足道,但其在新发ETF中所表现出的私募“分布广、下注细、配置选题偏”的加大渐显特征,值得关注。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截至2025年9月8日,共有135家私募机构出现在153只新发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合计持有24.48亿份。这虽然在整体ETF市场中并不显眼,却清晰地传达出一个信号——越来越多的私募开始意图通过新发ETF来表达结构性观点、管理流动性和建立可复制的策略支点。一位中型私募基金经理表示:“我们不是为了重仓,而是为了可调。”新发ETF在结构和行业聚焦上更符合当前市场风口,适合进行轮动或套利。
ETF正在逐渐从传统的“被动配置工具”转变为“主动策略载体”。在同时存在宏观与微观博弈的市场中,ETF成为私募机构把握结构性行情和对冲波动的重要手段。
中型私募占主导地位,ETF热度呈现结构化分化
从资金配置来看,本轮ETF认购的积极参与者主要是中型私募。数据显示,管理规模在20-50亿元的私募,共持有新发ETF 8.53亿份,占比34.86%;而10-20亿规模的私募持有4.54亿份,占比18.53%。两者合计超过私募总持仓的一半。
同样,大型私募则显得较为谨慎。规模超过百亿元的私募只持有1.19亿份,占比不足5%;50-100亿元的私募更低,仅有0.97亿份,占比3.96%。业内人士表示,百亿级别私募因其规模和风险控制要求,更偏爱流动性较强的老产品,而对新发ETF倾向于“观察+小仓试探”。
与此同时,小规模私募的参与度也值得注意。数据显示,0-5亿规模的私募合计持有6.69亿份,占比27.33%;5-10亿规模的私募也贡献了2.56亿份,占比10.47%。整体上,在135家参与者中,有55家私募的持仓不少于0.1亿份,其中5家重仓超1亿份,显示出对某些ETF的明显偏好。
在具体机构层面,铸锋资产是其中的代表,该机构年内出现在21只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中,持仓合计达2.59亿份,涉及9只科创主题产品。另一中小型私募景弘基金则以持仓1.31亿份排在前列,显示部分资金从“点状试水”转变为“板块性布局”。
例如,众壹资产认购1.56亿份,上海秉昊持有1.33亿份,而卓里奇和鹿秀投资也分别达到1.23亿和0.96亿份。这些机构的管理规模在10亿到50亿之间,表明中型私募在策略灵活性和资金运用上的良好平衡。
主观策略引领配置,ETF成为新型战术工具
从策略角度看,主观型私募在新发ETF的配置中明显占主导地位。数据显示,截至9月初,共有67家主观私募在相关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合计持有8.73亿份,占比35.67%;相比之下,量化私募尽管有34家参与,总持仓为7.77亿份,占比31.75%。此外,还有34家混合策略型私募,合计持有7.97亿份,占比32.58%。这表明,传统主观与量化策略之间出现了兼顾多元策略的“混血型”参与者,对于ETF的应用变得更加灵活。
一位上海私募人士表示:“之前ETF更多是量化组合的工具,现在主观策略也在用它来表达行业观点,尤其在宏观政策频繁变动的情况下,使用ETF替代个股更加直接高效。”
在仓位配置上,私募总体上以试探性建仓为主。数据显示,在153只新发ETF中,74只私募持仓少于0.1亿份,71只在0.1至0.49亿份之间,持有0.5亿份以上的仅有8只。
例如,思勰投资作为百亿量化私募,持有0.59亿份,集中于5只科创板主题ETF;恒泰融安持有0.93亿份,其他机构如证金投资、宁苑资产等也分别持有0.55亿份、0.49亿份等。尽管持仓金额不算巨大,但在新发ETF尚未充分放量的市场中,已展现出明显影响力。
私募倾向“科创+现金流”,高频重仓产品逐渐明朗
ETF产品的分布凸显了私募背后结构性的选择偏好。在153只新发ETF中,有43只产品名称中包含“科创板”,合计持有7.87亿份,占所有私募ETF持仓的三分之一;以“自由现金流”为关键词的ETF达21只,私募持仓总量为4.09亿份。
这两类产品对应了市场的两条主要配置主线:高弹性科技成长赛道与价值因子策略的财务稳健性。私募重仓的产品中,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ETF(QDII)以0.87亿份位居首位,表明部分私募借道ETF进行跨境投资。在国内市场中,关注财务质量的自由现金流系列产品也表现突出,大成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的私募持仓达0.68亿份,招商与富国旗下相关产品分别为0.49亿份与0.48亿份。
而在科创主题ETF方面,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以0.57亿份位列重仓前列,工银瑞信创业板50ETF、汇添富人工智能ETF和富国综合价格ETF分别持有0.56亿份、0.54亿份和0.52亿份,显示出私募对“科技+政策”逻辑的系统性押注。
一些非主题类ETF,同样受到私募青睐,如银河中证A500ETF和中金沪深300ETF的私募持仓均达0.45亿份,天弘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也有0.40亿份。这类产品因其在波动控制和因子增强上的优势,成为私募策略中“穿越震荡”的配置选项。
此外,风格分层的ETF,如平安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广发中证智选高股息策略ETF等,也受到私募重视。整体看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私募对ETF的配置方式已不再仅是被动跟随,而是更积极地利用ETF表达结构性的主题与策略观点,其中“科创板”和“自由现金流”成为共识的配置方向。
本文转载自财联社,XM外汇官网编辑:陈雯芳。
您可能还感兴趣
- 1 美股异动 | 部分币圈概念股上涨 Bit Digital(BTBT.US)涨幅超7% →
- 1 油价攀升,受益于OPEC+增产决策和俄罗斯供应风险 →
- 1 据以色列第12频道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委托其女婿库什纳负责制定加沙战争结束后的重建与管理计划。8日,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德尔默在迈阿密与美国总统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及库什纳会面,讨论停火协议及“战后方案”。美方官员表示,以色列在方案中将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该方案不会是内塔尼亚胡或德尔默的版本。 →
- 1 高盛坚持油价下行预测,OPEC+增产决定影响市场 →
- 1 国盛证券:维持华发股份“买入”评级,前海冰雪世界即将运营 →
- 1 美国财政部拍卖三个月期国债,得标利率为3.940%(9月2日为4.045),投标倍数为2.81(前次为2.96)。同时,六个月期国债的得标利率为3.730%(前次为3.880%),投标倍数为3.17(前次为2.70)。 →